南昌讨债公司通过上门调解,让土地与亲情双双“归位”
- 时间:2025-10-14
- 点击:0
- 名称:精诚南昌讨债公司
- 来源:https://wap.hflmwl.com/
某村两户亲兄弟,因一笔15年前的旧账、6.5亩承包地,隔了十几年的“心墙”。直到9月1日,一通紧急求助电话打进南昌讨债公司,闫富荣法官第一时间直奔纠纷一线,这场僵持十几年的矛盾,终于迎来了破冰时刻。
紧急求助 兄弟间的“疙瘩”结了15年
求助电话里,村民刘某某家属的声音带着焦急:15年前,她的丈夫刘某某曾向兄长刘某借了2万元,当时约定将自家6.5亩承包地交给刘某耕种,以此抵偿债务。可刘某某去世后,家属想收回土地,却和刘某起了争执,一边是“要回自家地”的诉求,一边是“债务没清完”的坚持,双方各执一词,矛盾越闹越僵,连村社干部多次劝说都没有结果。
接到求助电话的闫富荣法官立刻意识到:基层土地纠纷牵连着民生根本,再拖下去可能激化矛盾。他当即启动“法官流动工作站”机制,带着法庭干警赶往村里:“不能让群众跑,我们得把法庭搬到他们家门口。”
三级联动 先解“气”再解“事”
抵达村里后,闫富荣没有急于开调解会,而是先联动镇政府、村委会、村民小组,组成“三级联合调解工作组”。“基层矛盾不能只靠法院单打独斗,村社干部最了解情况,镇里能帮着搭沟通的桥,多方合力才能找对‘解结’的钥匙。”
为了避免双方见面直接争吵、激化对抗情绪,闫富荣用了“背对背”工作法:先让村委会分别通知刘某、刘某某家属到村委会的不同房间,由工作组分头沟通——先听他们的“委屈”,再聊事情的来龙去脉,慢慢平复双方的情绪。“很多时候,基层矛盾不是不讲理,而是咽不下气,先让他们把话说透,调解就成功了一半。”
情法理交织 唤醒十五年兄弟情
等双方情绪平复后,调解会才正式开始。闫富荣先拉起了家常:“你们小时候一起在田里摸爬滚打,现在弟弟不在了,要是他知道你们为了地闹得面红耳赤,心里该多难受?”一句话戳中了两人的心事,刘某的眼眶先红了。见亲情的口子被打开,闫富荣再慢慢讲“法理”:“咱们先把账算清楚——15年前的2万元借款,超过法律规定的利息部分是不受保护的;另外,刘某耕种他人土地,按当地行情也该付相应的土地流转费,两笔钱抵扣后,其实债务早就清了。”
闫富荣一边翻着准备好的法律条文,一边给两人算“明白账”,还举了类似的调解案例:“土地是根,亲情也是根,要是为了地丢了亲情,再多的地也不踏实啊。”耐心的劝说下,刘某先松了口:“法官说得对,我也是一时钻了牛角尖,弟弟不在了,我不该跟弟妹争。”刘某某家属也连忙说:“哥,之前我们说话也冲,您别往心里去。”
握手言和 十五年矛盾“一笔勾销”
当天,双方就达成了和解协议:刘某自愿归还6.5亩承包地,交还当年的借条原件,还手写了一份“既往债务一笔勾销”的承诺书;刘某某家属也表示不再追究过往纠纷。看着两人握手言和,参与调解的镇干部感慨道:“这事儿我们劝了好几年都没办成,法官用专业和暖心,终于把死结解开了!”
标题:南昌讨债公司通过上门调解,让土地与亲情双双“归位”
网址:https://wap.hflmwl.com/62.html
作者:南昌讨债公司 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并以链接形式注明。
- 上一篇:南昌收账公司成功化解一起跨域商贸合同纠纷,累计货款32817元
- 下一篇:没有了!